灵活用工诞生自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,在中国则受互联网新兴业态的影响,从2010年后开始快速发展,如酒店、餐饮、O2O、出行等业态。
当前,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多人。除了我们日常熟悉的骑手之外,文旅酒店餐饮服务业灵活就业人数也已占到灵活就业人员的10%以上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灵活用工的信息,可以关注公众号“税筹说 灵活用工”。
但灵活用工在各行各业内的评价褒贬不一,有人觉得它是一种很好的新型用工模式,有人却认为那是不法分子敛财的骗局。那么我们眼里的灵活用工是怎么样的呢?
灵活用工是不是就是兼职、小时工?
当然不是!!
以我个人对于灵活用工的理解:本质上现在所谓的“灵活用工“概念就是在国家鼓励多元化就业,鼓励创新、减税降费政策大背景下的一部分。灵活用工是“点”,平台类的共享经济(包括滴滴、美团、抖音等共享经济类平台)是“线”,灵活就业、税收改革、减税降费释放流动性是“面”,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是“体”。
灵活用工的优与劣
灵活用工优势之处见于企业和务工者两方面
首先对有基层工作用人需求的企业而言,是降本增效的有力工具,对务工者而言则是灵活多变、可叠加的工作机会,也是增加收入渠道的方式之一;其次,对于二者同时来看均增加了灵活性,企业增加了运营、经营的可变性、多操作性,务工者则多了工作的选择多样性以及工作时间的自主安排性。
灵活用工也有一定的弊端,诸如一些利用名头虚开的做法,对务工者是伤害,也让行业变得被动失信,在企业端因为工作的可选择性变多,如何吸引务工者需要做好计划,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要加强,不然有时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。
但总体而言,在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加持下,相信灵活用工机制会变得更加完善,亦更加可信,让企业和务工者都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发展。
灵活用工的未来发展
我们认为,2021年起是灵活用工加速发展的元年,从去年开始无论是政策上的扶持还是市场上的需求变化,都带来这一行业的稳固增长表现。
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革新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,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发展自己的副业,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,截至2021年底,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,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,较2020年增加近3倍。所以对于工作的需求变得不是那么单一和顽固,这对于灵活用工而言是极大的推动力。
“选择灵活就业不等于找不到工作,也不是随便‘打零工’,而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。”灵活就业给了求职者选择“单飞”的机会,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兴趣,创作出优质的作品和成果,为自己搭建展现能力的舞台,在增长专业技术的同时,摸索职业发展方向。
灵活就业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途径,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便利。相信未来随着职场理念的不断升级、国家政策的不断推优,灵活用工的发展速度会再提高一个台阶。
近三年,疫情的不稳定性越来越影响到常规工作的正常进行,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及生活理念的变化,自由职业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,灵活用工或许不是唯一的途径,但一定是未来有更多人会选择的途径,他们不再只是基层务工者,他们也不再只是以服务为主的企业……